作者:蔡建辉
8月9日,在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的伟伟家庭农场里,120头肉牛刚食过早餐,正惬意地在干净整洁的饲养区里休憩。固原三营供电公司副经理马伟像往常一样来到农场,向伟伟家庭农场带头人——“原州区优秀致富带头人”王伟伟询问近期用电情况,并例行对农场内电表箱和用电线路进行巡视。
伟伟家庭农场,于2014年登记成立,农场面积1015亩。这几年,家庭农场发展日益壮大,牛栏也由最初登记时的2栋发展到了现如今4栋,养殖的改良肉牛也从最初的70头翻了近一倍,不仅多饲养了50头安格斯种牛,还增加了16头驴。2016年伟伟家庭农场被原州区团委授予“原州区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示范基地”,农场的法人王伟伟也因此被评为“原州区优秀致富带头人”,成为共青团“两个带头人”工程中的青年致富带头人。
说起王伟伟的致富经,少不了当地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但“杨郎村这20年来,电网线路的升级改造对伟伟家庭农场的扩大化、规模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促使家庭农场越做越大,是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最大福利。”王伟伟每每对着电视台记者就询问起他的致富经来,总是以这句话为开篇。
时间倒回1998年,固原市开始第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杨郎村经历了同网同价、户户通电、农网继续完善等一系列农村通电工程,那个时候村民们养牛侧草,弄饲料都是靠人力,效率低,从早忙到晚最多一户能养20头牛。到2014年,王伟伟开始新建养殖基地并扩大养殖规模,牛存栏从30头增加到了60头。2015年,他又流转租种村里1000亩土地,种植500亩玉米,500亩芹菜、南瓜,同年架设2台80千伏安专用变压器,2台60千瓦水泵用于抽水浇地。但是在夏季用电高峰期时,由于负荷集中运行等因素,跳闸频率高,错峰浇水效率低,增收缓慢,供电能力日益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以合作社、集体或个人为单位的小型加工厂、家庭农场、农家乐、蔬菜大棚等多种形式产业发展逐渐增多,基本的生活照明用电已不能完全满足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需求。“田间巷尾没有动力电,一遇刮风下雨就停电,加工机器功率大点就跳闸,集中用电时也跳闸,日日见村民们劳作,却不见收入增长。”头营镇书记张世林回忆起过去的用电情况说道。农村电网与主网连接薄弱,“卡脖子”和“低电压”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多种形式产业发展吃足了苦头。
“十三五”期间,三营供电公司全面实施农网升级改造项目,2015至2016年投资2.73亿元,集中解决农村低电压、动力电不足、网架薄弱等突出问题。为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负荷,三营供电公司开展重点对负荷发展较快区域实施10千伏改造及部分乡镇的动力电建设,该公司主动与当地政府对接,派遣工作人员掌握乡镇规划、用电规模等信息,深入村社走访,摸清村社用电设备情况,组织员工勘察村镇供电线路,确定线路走向和电源布局,紧密结合当地脱贫攻坚规划,制定相应的农网改造方案。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指数,各个方面马虎不得。”马伟坚定地说,经过周密部署,三营供电公司以《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配电网技术导则》和《乡镇供电所图数治理星级创建活动方案》等为依据,制定了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标准化建设方案,以班组和供电所为活动的基本单元,按照项目储备“一图一表”、设备选型“一步到位”、建设工艺“一模一样”、管控信息“一清二楚”的工作要求,注重将资产全寿命周期理念、标准化建设成果、信息化管控手段落实到配网规划、建设、改造、运维的全过程,不留死角,做到“创建有先后、管理无差别”,全面提升配电网建设改造安全、质量、效率、效益水平。
2017年,固原市原州区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806.9公里,低电压线路978.63公里,新增及更换配电变压器618台,容量69.365兆伏安。2017年,在该公司在完成前期配电网建设及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又新增投资0.3565亿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35.65公里,低电压线路153.58公里,新增及更换配电变压器42台,容量7.515兆伏安。仅杨郎村就新建配电变压器6台,容量1.2兆伏安,改造10千伏线路2.38千米,改造714户,投资398万元。通过三年的整体改造,使固原市原州区农村电网更加趋于合理化、健康水平大幅提升,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用电问题。
“以前,这里电压不稳定,电机一发热空气开关就跳闸,停一会儿才能工作。也不能在用电高峰时期用电,容易跳闸。原来粉一车饲料要用1小时,现在20分钟就结束了,每月每人能节省工时费1200元”。现在,除去养殖人员工时费和其它费用,王伟伟每年纯收入40万元钱,用工一百人,带动一百人脱贫致富。今年6月份,王伟伟再次扩大养殖规模,将牛存栏规模扩大到了120头,并开始试点养驴。“农网改造升级提升了供电质量,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明年我准备再扩大生产规模,养殖基地养牛规模可达400头,预计带动三百余人奔小康。”王伟伟高兴地说。
和王伟伟一样,杨郞镇大部分村民靠种植玉米、养殖牛羊致富,动力电的高效运转,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富裕了村民们的荷包,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有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与村民们幸福指数一起增长的,还有该地区的用电量,经统计,三营供电公司供区内农村地区用电量增长明显,2017年7月底居民生活用电量达到1.17亿千瓦时,较2015年同期增长了0.16亿千瓦时,增长率为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