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公司党员服务队特巡特护重点保护线路

发布日期: 2024-07-19 信息来源: 张鹏飞 点击次数:

作者:邓悦怡 邹伟华

  7月16日早9点,国家电网宁夏电力红色六盘山(超高压)共产党员服务队杨璟等3名成员来到中卫市海原县关桥乡,开展±1100千伏吉泉线巡检保电任务。

【特写】党员服务队特巡特护重点保电线路

  党员服务队队员巡检±1100千伏吉泉线。 任岩 摄

  ±1100千伏吉泉线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重点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迎峰度夏保电期间,输电运维人员重点对所辖线路进行红外测温、交跨测量,接地电阻测试等,同步开展塑料大棚加固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保电前,我们全量梳理统计了保电线路‘三跨’区段及通道内重要隐患。保电期间,我们要对这些隐患加强巡视,并对所辖线路进行红外测温、交跨测量,接地电阻测试等,同步开展塑料大棚加固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10时,在吉泉线跨同海高速区段,杨璟强调完巡视重点,与队员一起开展交跨测量。在确认线路名称及跨越杆塔号后,杨璟将经纬仪架摆放在导线与铁路跨越交叉角平分线上距交叉点约30米的空地上。调整好仪器后,同事董学军在吉泉线与高速路交叉点垂直下方立好塔尺。杨璟仔细测量经纬仪与交叉点的水平距离,随即将经纬仪望远镜分别瞄准导线和高速路,读出垂直角度。董学军在一边迅速利用公式计算出吉泉线跨同海高速交叉跨越间的距离,一边确定净空距离是否满足安全距离,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胡冀操作着无人机悬停在杆塔每一层级,对绝缘子、线路金具、导线与金具连接处和附属设备进行无死角精确拍照,确保无导线断股、螺丝松动等问题,并仔细观察线路通道周边是否存在大棚棚膜、地膜、塑料滴管等易漂浮物。

  三人配合默契,很快便完成了常规巡检。紧接着,杨璟组织队员来到附近村庄,深入田间地头,逐一检查线路通道下方塑料大棚是否牢固。征得村民同意后,他们对存在隐患的大棚逐一进行加固。

  正值正午,烈日高照,地面温度高达40度。汗水顺着三人的安全帽往下流,工作服已成了“暴汗服”。经过两个小时的劳作,他们处置线路通道零散漂浮物3处、使用滴管卡扣加固塑料滴管2处、加固塑料大棚4座。

  迎峰度夏期间,超高压公司采用“可视化监控+人工特巡+群众护线”多维管控模式全面做好超特高压输电通道的立体防控,以“一公里普查、500米防治、300米严控”为原则,强力管控季节性和固定施工点隐患。通过安装在线路上的1829套在线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线路本体及通道环境,全天候远程守护输电大动脉。每天派出约100名运维人员开展流动巡检,并发挥群众护线员属地护线优势,全面排查、及时消除线路隐患。

【特写】党员服务队特巡特护重点保电线路

  运维人员修剪通道下方树木。 李伟 摄

  此外,超高压公司动态开展防鸟害、防机械外破、防漂浮物、防汛等专项隐患排查,同步优化网格化护线体系,加大外破点可视化监拍、远程喊话等技术应用,提升管控质效,守护宁夏主网和外送通道“清凉”度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