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赋能杞乡结满“致富果”

发布日期: 2024-07-05 信息来源: 张鹏飞 点击次数:

作者:刘皎 刘宣烨 霍煜麒

  7月的枸杞地里,红彤彤的枸杞果挂满枝头,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喜人,杞农在枸杞地里穿梭,竹筐里已经盛满了色泽透亮的果实。

  7月3日,国网宁夏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中宁县玺赞枸杞庄园种植基地的万亩杞园里例行检查用电线路,帮助杞农采摘枸杞并询问用电需求,你一言我一语,田地里一派丰收热闹的景象。

电力赋能杞乡结满“致富果”

玺赞生态枸杞庄园采摘现场。 周序鹏 摄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宁夏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独特,要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构建体现宁夏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也是中国枸杞主产区和新品种选育、新科技研究推广开发区,有600余年的枸杞栽种历史,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枸杞之乡”。近年来,宁夏中宁县坚持把发展枸杞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抓手,锚定“百年枸杞·千亿产值”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六大工程”,构建“四大体系”,推进枸杞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贴心服务为茨农当好“电保姆”

  “枸杞子一样红的红马甲又来了啊,你们来这里快赶上我们下地干活一样勤了,看见你们这个红衣裳就让我们能安心踏实。”6月27日,中宁县舟塔乡舟塔村的茨农对前来巡视用电线路的国家电网宁夏电力塞上好江南(中宁)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说道。

电力赋能杞乡结满“致富果”

供电人员正在舟塔乡枸杞合作社询问杞农用电需求。 刘宣烨 摄

  中宁县舟塔乡是中宁枸杞产业的核心示范区,也是中宁枸杞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舟塔村经济合作社有土地7000余亩,在2014年筹资340万元购置了8台电烘干机、枸杞清洗脱腊机,每年带动周边群众500余户受益,解决劳动力上千人次。国网中卫供电公司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依托"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设立"片区驻点党员服务队",制作"二十四节气"服务台账,从枸杞种植到销售多个环节开展服务,累计解决8000余户枸杞种植户用电难题。

电网建设为枸杞解锁“鲜时代”

  中宁县百瑞源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宁夏枸杞优质基地”,基地计划种植枸杞4000亩,目前已种植枸杞面积近1000亩。2020年,国内第一条百瑞源智能化锁鲜枸杞生产线在中宁基地正式投产,使宁夏枸杞600年来制干模式全新变革,也标志着枸杞制干模式迎来了全新科技——锁鲜枸杞技术,开创了宁夏枸杞的锁鲜时代,实现了宁夏枸杞工艺的历史性迭代升级,为宁夏枸杞的深度转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电力赋能杞乡结满“致富果”

供电人员正在枸杞庄园枸杞加工车间巡视。 刘宣烨 摄

  “现代化的生产线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供应,生产线的可靠运行对于枸杞的品质十分重要。”中宁县百瑞源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万亮介绍道。为支撑锁鲜生产线的用电需要,国网中卫供电公司建成百瑞源专线,随后又新建 2台 100千伏安变压器,架设10千伏线路1.3公里,架设0.4千伏线路2.56公里,解决了百瑞源偏远枸杞基地的照明、排灌等用电难题,截至2023年年产值达1000万元。

电力赋能为全产业链注入原动力

  “现在是枸杞集中加工期,也是用电高峰期,有电力工作人员的定期上门检查,我们就能放心生产了。”中宁玺赞生态枸杞庄园副总经理张旭说道。

电力赋能杞乡结满“致富果”

供电人员正在枸杞加工车间检查用电设备。 刘宣烨 摄

  玺赞生态枸杞庄园位于中宁枸杞红柳沟小产区,是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核心项目,规划面积13000亩,现枸杞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是一家集枸杞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化庄园。近年来,庄园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品质发展、品牌发展和融合发展,现已成为宁夏乃至全国名列前茅、独具优势的标准化庄园枸杞生产基地。

电力赋能杞乡结满“致富果”

供电人员正在对杞农用电设备进行检查。 周序鹏 摄

  为满足玺赞枸杞庄园种植户用电需求,国网中卫供电公司主动对接用户,在枸杞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中精准服务,定期对用户的线路设备进行“体检”,协助用户对发现的缺陷及时消除,并对客户的用能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客户降低用电成本。同时,持续开展枸杞全产业链电气化建设,新增配电变压器4台,新建10千伏线路0.8公里,延伸10千伏公网线路3.2公里,为枸杞全产业链发展注入源源动能。

电力赋能杞乡结满“致富果”

供电人员正在了解杞农用电需求,并帮助杞农采摘枸杞。 周序鹏 摄

  当前,中宁县枸杞种植规模20万亩,相关加工企业124家,十大类120余种枸杞产品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综合产值突破140亿元,品牌价值高达200亿元,在电力的坚强支撑下,枸杞这张“红色名片”愈发响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