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笔者从公司调控中心获悉,截至上半年,宁夏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3800万千瓦,占比接近56%。公司不断创新举措,制定新能源并网消纳专项攻关行动方案,发电量占比突破30%,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7%以上,同比基本持平,实现了“增量稳率”。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沙戈荒”、“宁湘直流”配套等大型光伏基地项目并网,新能源消纳压力渐显。为此,公司多措并举确保新能源最大限度并网消纳,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4.3%,利用率同比增长0.58个百分点。
公司加大了内购外送力度,推动送受端政府全额签约大基地项目中长期外送计划,开展消纳能力精准测算,扩展气象预报频次提升预测精度,支撑新能源“午间+晚峰”打捆外送,建立调度消纳预警机制,抢抓跨省调峰、跨区现货等短期交易机会,试点开展火电机组“午停晚并”日内启停调峰,常态化推动80万千瓦虚拟电厂可调节资源实体化运作,提升新能源内外部消纳力度。
与此同时,公司促请政府部门制定储能参与中长期交易规则,研究独立储能日内“两充两放”调用策略,建立电源侧配建储能日内“一充一放”调用机制,提升储能利用效率。截至2024年6月底,储能调峰能力达到306万千瓦,提升新能源利用率近3个百分点。
“我们通过完善储能调用机制,修订完善新型储能调度并网服务工作指南,将并网测试流程原有两个环节合并简化为一个环节,缩短储能并网调试时间。”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耿天翔介绍到。
在此期间,公司不断规范调度监测控制,通过制定新能源发电基本规则,建立基数组、市场组等五级新能源优先发电控制原则,细化特殊原因受限电量类型及计算方法,促请政府部门将并网调试、新能源未配储等六类弃电按特殊原因受限电量监测统计,开发“AGC-D5000-OMS”三系统互联互通的控制、监测、统计功能,实现新能源消纳数据精确监测,特殊原因受限电量合规剔除,有效提升了新能源利用率2.3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