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雨过天晴后的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笼罩在一浓浓的茶香中。万亩茶园里,大袋的新鲜茶叶被装车,成队的卡车将茶叶运送到各加工点。
赤壁是全国产茶百强县(市),也是欧亚万里茶道的源头,其砖茶历史悠久,声名享誉国内外,2014年,这里的砖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领导人。
清明前后是产茶旺季,当然也是赤壁茶农、茶企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在十二连茶场车间,我们看到,随着输送带的运行,新茶源源不断滚进滚筒,电按钮一按,滚筒自动旋转了起来,杀青后的茶叶自动从出口出来。
而在以前,这样的车间是在室外搭起来的棚子下。
“那个时候,我们杀青烧的是煤,有时还烧柴,煤和柴烧起来烟灰到处飞扬。一个工人负责一台机器,不停加煤加柴,忙得不亦乐乎。”茶场负责人戴达武说。
“赤壁的茶企在茶叶杀青环节采取‘煤改电’,平均每斤干茶成本降低6分钱,品质还大幅提升,有的超过欧盟进口食品标准。”赤壁市青砖茶科研所所长雷该翔说,可别小看这6分钱,以2016年赤壁年产3.7万吨干茶计算,全行业降低成本共计400多万元。
近年来,包括十二连茶场在内的赤壁茶企,均遭遇人工、设备、营销等多项成本上涨难题,比如一个茶叶采摘工日薪逐年上涨,2016年已经达到200元。
茶企降成本的空间在哪儿?赤壁市茶产业局与茶企从制茶环节挨个动脑筋。砖茶制作的首个环节是杀青,如果换成电杀青机,是不是可以减少污染,降低人工成本。
思路提出来,不少茶企心里打鼓:烧煤烧柴千百年了,换成电,茶叶品质会不会降低?还有,电费说不定较贵。
赤壁市供电公司员工上门给茶企吃下定心丸:对茶叶初制环节执行农业生产电价0.558元/千瓦时,比工业用电低0.3元左右。
2016年,十二连茶场成为第一个尝鲜者。戴达武花了4万多元购进一台新式电杀青机,当年春季一试用,结果令他意想不到。
他把细账掰开一笔笔算给我们听:电杀青机可自动运行,不需要人工值守,一年可节约一个工人的工资;电杀青机滚筒受热恒温,茶叶不会烧焦,没有鲜叶的损耗,而烧煤烧柴会有烧焦部分,只有扔掉;电茶青机升温快,达到需要的温度,比烧煤或烧柴快10分钟;同样的热值,农业电费比煤价便宜,而且节省运费;原来烧煤的杀青机,因温度不均匀,两三年就得更换,电杀青机虽然价格贵,但寿命长。
2016年,十二连茶场制作每公斤干茶节约能源成本0.36元左右,以这个茶场年产30万公斤干茶计算,节约成本10多万元。
更让老戴想不到的是,原来烧煤时,茶叶有一项指标“蒽醌”老是略高于欧盟进口食品标准;改用电后,蒽醌指标意外降到0.005mg/kg,远低于欧盟的0.02mg/kg标准。目前,十二连茶场的初制茶叶已提供给赤壁大型茶企,准备出口到欧盟。
雷该翔分析,蒽醌是一种醌类化学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根据国内最新研究成果,原来茶厂烧煤会有烟尘,如今用电后烟尘消失,或许是这个因素导致蒽醌减少、品质提升。
十二连茶厂“吃螃蟹”的效果不错,一大批茶企纷纷仿效,目前已有羊楼洞茶业、洞庄茶业等26家茶企在杀青环节实行煤改电,占全市42家茶企的一大半。不久的将来,随着该项技术的推广,青砖茶的品质将更纯正,赤壁“砖茶之乡”的品牌也会叫得更响亮。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