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仍然满目青翠、生机勃勃。四邑村是十里蔬菜长廊贯连的村庄之一。11月6日一大早,该村绿洲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盛勇就来到田间查看种植设备运行情况。全自动水肥一体化系统正为蔬菜浇水、施肥。
11月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咸宁市嘉鱼县,首先到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考察。他走进田间,察看蔬菜长势,详细询问蔬菜品种、种植技术、销售等情况。他强调,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
国网湖北电力员工在嘉鱼县潘家湾镇蔬菜长廊检查用电设备运行情况。
嘉鱼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是我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9万亩,年产量127万吨,是武汉市四大蔬菜供应基地之一。蔬菜畅销全国、远销海外。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长约10千米,面积2.7万亩,年产绿色蔬菜21万吨。
11月6日,国家电网湖北电力“菜乡流动哨”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来到四邑村,走进蔬菜育秧基地、蔬菜合作社,了解客户用电需求,查看电力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消除用电安全隐患。
“蔬菜育秧的全过程都离不开电。”王盛勇说。2017年9月,王盛勇创办了绿洲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潘家湾镇规模较大的蔬菜合作社之一。合作社有2000亩蔬菜种植基地,先后获得各级财政扶持资金168万元。
国网湖北电力员工运用无人机巡检产业园区配电线路。
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国网嘉鱼县供电公司为合作社安装了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新立电杆39基,架设线路2千米。2022年,合作社规模扩大,原有的变压器容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该公司将变压器增容至200千伏安,迁改了电力线路,并新立18基电杆,架设900米线路。合作社的用电量从2018年的6.54万千瓦时增长到2023年的8.57万千瓦时。
国网湖北电力员工检查企业配电室设备运行情况。
电力足,产业旺。目前,潘家湾镇蔬菜专业合作社已有127家,十里蔬菜长廊内有8个蔬菜品种获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嘉鱼甘蓝”等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县蔬菜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2023年,四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7万元。
2021年以来,国网湖北电力在嘉鱼县投入配电网建设资金1.23亿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95条、供电台区73个,为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电力支撑。嘉鱼县用电量从2021年的15.7亿千瓦时增长到2023年的19.4亿千瓦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北要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国网湖北电力大力推进“一型四化”新型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智慧运维水平,持续提升县域供电可靠性。
湖北菲戈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云梦县供电公司建设的“云谷”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内,是一家生产医疗净化配套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11月初,该企业扩大生产线。云梦县供电公司开辟绿色通道,压缩办电时长,采用分段式作业带电接火,为该企业安装专用变压器,保障企业零感知新装扩产。
国网云梦县供电公司从配电网技术监督、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无人机立体巡检、带电作业四个方面着手,提升“云谷”零计划停电示范区供电可靠性。目前,该示范区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
今年,国网湖北电力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4519千米;新建及改造配电变压器4979台,容量102万千伏安;新建改造低压线路3386千米。该公司梳理县域电网结构,加快推进农村老旧电网设备更新,使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26%,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896%。
绿色清洁低碳是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之一。国网湖北电力还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打造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样板。
在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有一家黑猪养殖场。与传统养殖场臭气熏天的环境不同,这里闻不到一丝异味。养猪场旁的沼气发电站还能进行粪污处理发电。
据养殖户冯彩龙介绍,沼气发电站建成后,猪粪集中排到一个粪池里,进入沼气系统,产生的沼气可用来发电,分离出来的沼液还可以作为肥料。国网湖北电力打造的“种植-养殖-沼肥-发电”梯级循环新模式,助力养猪场解决了粪污等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每年还可降本增效9万元,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
国网湖北电力员工巡检土店子村沼气发电站项目电力设备。
2023年7月以来,国网湖北电力深入推进“四村一镇”农村能源革命试点项目建设,以土店子村为试点,打造偏远山区能源供给新样板。该公司结合本地生猪养殖产业,因地制宜实施建设30千瓦沼气发电站1座,年处理粪污3700多吨,沼气发电13万千瓦时;整合各方资源,建设屋顶光伏发电、微风发电等项目,形成以电为核心、风光为主体、生物质为补充的多元清洁低碳供给体系。
目前,“新能源开发+污废物利用+产业带动”的农村能源低碳循环发展模式正在荆楚乡村复制推广,通过协同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式风电、生物质发电和配电网建设,使可再生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加快形成绿色多元的农村能源体系,铺展荆楚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画卷。